同是老三届,命运两重天。机遇在各人,把握是关键。
老三届本来命运都一样,什么时候拉开差距的呢?第一步是在大招工时期,城市学生基本上陆陆续续都离开了农村,而农村学生无家无当的也参加了招工大军,但有一小部分农村学生因种种原因留了下来。其实此时差距并不大,城市学生在农村时比农村学生更艰苦,招工当学徒依旧艰苦。第二步是在高考制度恢复后,大多老三届学生基本上满足比插队时好一点的现实,但有一小批不甘心的向高校冲刺,这是需要付出极大代价的事,即使是当年的工农兵学员,都为此付出青春年华和延迟艰若生活的代价。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各人,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是靠劳动和智慧打拼出来的。老三届在非常困难的环境中挣扎,在拼博,成就有高低,地位有上下,命运不同是正常的。
今天老三届基本上都退出了历史舞台,回忆过去应该知道当年的不足与自豪。老三届最大的不足是文化没完成,最大的收获是历经磨难。大多老三届把自己当年的追求放到儿女身上,可能这也许是他们最大的安慰。
据我所知,耧主未上大学,嫁得也平常,她是用苦难积累起今天的成绩.
申明一下,我是1968年高中毕业生,属于老三届,几年前就花甲归田了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故园记忆 于 2012-03-19 18:00:50 对此帖进行了编辑!